創新者的DNA

Joyce Chen
Feb 18, 2021

--

5項重要技巧

聯想(Associating) : 創新者仰賴一種認知技巧,我們稱之為「聯想思考」(associational thinking)。這種大腦作用幫助創新者,藉由把看似無關的疑問、問題、或點子相連,而發現新的方向。

疑問(Questioning) : 創新者會藉著問問題來了解現今的實際情況,以及可能改變或顛覆目前現況的方法,它們的疑問觸發新的洞察、連結、可能性與方向。

觀察(Observing) : 創新者也是很細心的觀察者,他們仔細的觀察週遭世界,包括顧客、產品、服務、技術與公司,這些觀察幫助他們產生新做法的構想。

社交(Networking) : 創新者花很多時間和心力,透過背景與觀點廣泛不同的多樣化人脈,尋找與測試創新構想。

實驗(Experimenting) : 創新者經常嘗試新體驗和試驗新構想,他們不斷地以理智和親身經驗來探究世界、檢驗假設,不受既有信念框限。他們造訪新地方、嘗試新事物、尋找新資訊、進行實驗來學習新知。

創新者的DNA如何運作 : 3P架構

人員(People)

流程(Process)

理念(Philosophies)

創新的構想

在<哈佛商業評論>的「全球表現最佳執行長」調查報告中排名第一個賈伯斯為例,他是如何得出創新概念?

創新概念1 : 個人電腦應該小且靜

賈伯斯覺得電腦應該要安靜,因此決定「Apple II」不要裝風扇。這在當時是相當激進的主張,從來沒有人對風扇的必要性產生疑問,因為所有電腦都需要裝風扇來散熱。除非使用不同種類的電源以產生較少的熱,否則不可能不裝風扇。在賈伯斯的迫使下,捨棄了50年傳統的線性式電源供應器,發展出新的電源供輸方式,也因為減少了風扇,電腦體積也縮小了。

若賈伯斯沒有對「為何電腦需要裝風扇?」和「該如何在不使用風扇的情況下,電腦不會過熱?」產生疑問,我們所知的蘋果電腦就不會產生了。

創新概念2 : 麥金塔使用者介面、作業系統、滑鼠

1979年賈伯斯參訪全錄(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這研究中心專事設計未來的辦公室,全錄不懂怎麼把研發產品商業化,但賈伯斯懂。

賈伯斯觀察到研究中心的電腦螢幕上充滿圖示、下拉示選單、重疊視窗全都只用一個滑鼠來點選控制,賈伯斯就理解到未來的電腦終將採用這種作業模式。

若賈伯斯沒有參訪Palo Alto研究中心,仔細觀察到這些新事物,在那之後直到現在的蘋果公司和這世界會是怎樣的面貌?

創新概念3 : 麥金塔電腦的裝上排版系統

賈伯斯在休學的期間在里德學院修了一門書法課,在課程中學到字型的差別,不同字元組合中的間距、以及如何設計出漂亮的排字與布局的訣竅。十年後,當他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電腦時,之前學過的書法字體就被應用在麥金塔電腦上,麥金塔電腦成了第一台有漂亮字型的電腦。

若賈伯斯沒有去上這門課,麥金塔電腦就不會推出多種字體或字元間距比例勻稱的字型。若賈伯斯休學後沒去上書法課,後來會是怎樣?

從賈伯斯「不同凡想」的能力,可以學到甚麼啟示?

  1. 挑戰現狀的疑問
  2. 對一項技術、一家公司或一位客戶的觀察
  3. 他嘗試發現新東西的體驗或實驗
  4. 與某人的談話使他察覺新知識或機會

智力是基因天賦,但創造力不是。就創造力而言,後天養成勝過天生性能。

發現技巧一 : 聯想

Salesforce 貝尼奧夫 : 「我不停地在想,為何所有企業應用軟體的建立方式,不採取像亞馬遜網站或eBay那樣的模式呢?現在我們已經有網路了,為何還是採用行之已久的軟體下載和更新方式呢?這些疑問為我帶來根本性的突破,這就是Salesforce的源起,基本上,這是『當企業軟體碰上亞馬遜』激起的火花。」

Walt Disney : 一位參觀迪士尼樂園的小男孩對Walt Disney的工作感到興趣。小男孩 : 「迪士尼先生,你到底都在做甚麼呢?」Walt Disney : 「我把自己想成是小蜜蜂,在製片廠的各區域遊走、採集花粉,並且激發大家,這就是我的作」

Steve Jobs : 「創意就是把一些東西串起來…,當你詢問創意發想者,到底如何得出這些創新,他們總會覺得不太好意思,因為這些創新其實並不是從無到有生出來,他們整是看到或體驗到某個事物,就能夠將之串聯起來,合成為新的東西」

百事煥新計畫(Pepsi Refresh) : 百事可樂第一位女執行長努伊,他在2010年的美式足球超級盃,捨棄花費兩千萬美元購買兩節60秒鐘廣告時段的做法,改採完全不同的做法,推出「百事煥新」計畫,靈感來自她經常思考的問題 : 如何藉由行善而得福? 這項計畫徵求外界出能讓社區「煥新」,成為更加居住地的構想。計畫推出後,百事可樂公司網站每個月收到一千多個有關藝術、文化、醫療、保健、教育等領域的構想,並透過線上投票,勝出的構想將獲得五千至二十五萬元不等的獎金。截至2010年底,「百事煥新」計畫的臉書粉絲已經超過100萬人。

Google : Google創辦人佩吉把學術文獻索引和網路搜尋這兩個看似無關的東西結合起來,創立了Google。

eBay創辦人歐米迪亞 : eBay顧問試圖解決農產品從農場送到消費者手中損壞三分之一的問題,歐米迪亞聽到後,提出第一個疑問:「何不透過郵局寄送? 郵局每周挨家挨戶送件六次啊!」

發展聯想技巧的練習

練習一 : 強迫產生新聯想

比如拿 本產品目錄,隨手翻至某一頁,你首先看到的產品,和開產品為客戶解決問題的方式,跟你在思考的問題有沒有關聯性?

或者,在維基百科網站上選像中點選隨機條目,用隨機選出的事物進行強迫聯想。

未解決的問題|不相關的隨機事物或概念|可能的聯想

練習二 : 扮演別家公司的人員

隨機挑選一家公司跟你公司配對,接著,有創意地進行腦力激盪,想想兩家公司可以透過夥伴關係或合併,如何創造出新價值。

練習三 : 類比或隱喻法

Tivo : 如果看電視變得像閱讀雜誌般,會是甚麼模樣?

列舉產品|可能新性能或優點|

練習四 : 建立百寶箱

蒐集各種奇特、有趣的東西,像是彈簧圈、模型飛機、機器人等等,把它們放入百寶箱裡。當你遇到問題或機會時,可以取出一些物品,可能有助於聯想靈感。

練習五 : 創意奔馳法

發現技巧二 : 疑問

方法一 : 詢問「什麼?」

財捷軟體公司創辦人庫克 : 他總是提出根本的疑問如:「真正的問題是甚麼?」、「此人試圖達成什麼目標?」、「最重要的是甚麼?」、「真正的痛點是甚麼?」

方法二 : 詢問「什麼導致?」

方法三 : 詢問「為何?」及「為何不?」

方法四 : 詢問「若是….,會怎麼樣?」

練習一 : 進行疑問腦力激盪

練習二 : 培養疑問式思考

練習三: 追蹤你的「疑問與解答」比例

練習四 : 作筆記

Sign up to discover human stories that deepen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Free

Distraction-free reading. No ads.

Organize your knowledge with lists and highlights.

Tell your story. Find your audience.

Membership

Read member-only stories

Support writers you read most

Earn money for your writing

Listen to audio narrations

Read offline with the Medium app

--

--

Joyce Chen
Joyce Chen

No responses yet

Write a response